新闻中心
【全国两会的地大之声】聚焦两会|地大代表委员参会建言
时间:2023-03-11 来源:转载地大新闻 作者: 点击:

3月4日、5日,全国“两会”在京开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教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童金南教授、丁华锋教授参会建言。地大代表、委员的参会建言和履职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


【中国科学报】《强化“科技引擎” 让中国式现代化动能更强劲》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

培养拔尖人才,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书记的话为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对《中国科学报》说。

在王焰新看来,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交会点”。一方面,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努力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如何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融合发展呢?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的。”王焰新表示,通过建立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持续在“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术人才培养上发力,就能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他认为,高校要积极与其他创新主体互联互通,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学科链、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尤其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聚焦高精尖产业创新“堵点”“难点”和“痛点”,精准布局创新链。

“通过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答题,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王焰新说。

此外,他认为要用好科技评价的“指挥棒”,摒弃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机制,探索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评价等,以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科技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

促进科技评价更科学更合理


我国科技评价改革正稳步推进,但改革的协调性、系统性还不够。

我建议从优化评价方式、坚持分类评价、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和完善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四方面深化改革。摒弃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机制,探索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评价、推行第三方评价等。

具体而言,从奖励项目逐渐向奖励个人转变,适当增加对个人的奖励数量;完善以科研需求为导向的人才集聚机制,简化人才招引流程;积极探索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模式;明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激励机制,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同时,我建议,建立链接各类创新要素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全生态、全要素闭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中国自然资源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

加强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


如何加强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带来《关于加强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建议》。

当前,我国能源体系面临稳定供应与清洁低碳转型的双重挑战和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的重大需求。“地球深部赋存着极为丰富的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能,但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是中低温地热能,高温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和欧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深部高温地热资源探测、评价、选区、钻完井、人工热储建造和开发等技术研发起步较晚,特别是深部地热地质理论和变革性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工作仍显滞后,深部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产业亟待培育壮大。”王焰新说。

他认为,首先,查明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家底意义重大。我国深部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滞后于开发利用,尚缺乏多学科、多技术、多矿种协同勘查与预测评价方法体系,导致深部地热资源家底不清,多数重点地热开发区还没有或很少开展系统、规范的地质勘查工作。

其次,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将大幅提升我国深地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深部地热资源的数字化勘查技术、深部储层建造与仿真模拟技术、热—电—氢串联开发技术、与热能伴生有益元素的绿色高效提取与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这些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已有一定的研发积累和初步应用,通过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市场主体,开展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有望取得原创成果。

再次,建设地热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将有助于贯通新能源领域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目前,我国还没有地热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优质创新资源难以有效聚合。深部地热资源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目前还很少有高校设立相关学科专业,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亟待提升。

最后,开发深部地热资源将开辟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新赛道。尽管深部地热开发难度极大,但能源密度和总量极高,在工业领域、替代化石能源方面极具应用前景,一旦攻克就能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此外,围绕深部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将带动高端机械制造、数字化地热工厂等诸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此,王焰新建议:设立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的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谋划布局深部地热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在该领域具有学科和人才优势的高校,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加大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激励社会资金投入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在全国择优开展一批深部地热试点项目,以试点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地热产业开发,大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深部地热储层取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充分利用碳市场为深部地热能开发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有效的激励,降低地热参与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市场的技术和经济门槛,为地热项目提供更加便利的气候投融资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成立“双碳”产业风投基金并向深部地热产业倾斜。


【湖北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

激励科技创新 培养拔尖人才



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交汇点。

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一方面牢记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努力成为原创成果的策源地,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了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成立李四光学院、高等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积极为国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交叉复合型人才。

建议持续在“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术人才培养上发力,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跳出教育办教育、跳出科技搞科技,积极与其他创新主体互联互通,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学科链、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用好科技评价“指挥棒”,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农民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

加快双碳新技术新产业发展


“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是能源结构转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介绍,为实现碳中和,既需要风光电总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也需要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尤其是地热能等新能源尽快取得理论和技术重大突破,形成商业化成熟路径,建设多能互补高效智慧的能源互联网,打造双碳经济新的增长极。

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供给未来有三大方向:入地、下海、上天。王焰新认为,地热能是一种来自地球内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但目前主要以中浅层地热的直接利用为主,也就是温泉洗浴、地源热泵等直接取热方式。对中国而言,推动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是战略选择,有巨大开发空间。

“双碳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轮驱动。”王焰新建议,政府层面,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成立深部地热开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加速深部地热成因和规律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开展地热资源普查,为地热产业提供精准补贴,产业成熟后可逐步退坡。市场层面,在全国择优开展一批深部地热试点项目,以试点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地热产业开发,大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深部地热取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鼓励社会资本成立双碳产业风投基金并向深部地热产业倾斜;用数字技术为深部地热产业发展赋能,加速建设数字地球,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地热数据要素市场化和地热产业的数字化,最大程度释放地热产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童金南教授

央视新闻《两会你我他》】

全国政协新增“环境资源界别”

【光明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童金南建议:

全力打造科技创新汇聚地


基础的研究就是研究的基础,好比楼房的根基。根基不牢,危机重重。补根基的迫切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正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战略创新力量,坚持以基础研究为牵引,在前沿、新兴等领域抢占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提升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

以科学城建设为例。近年来,各地掀起一股建设科学城的热潮。科学城是以“科学”名义建设的创新载体,我们要抓住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大设施建设的机遇,把基础研究作为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原始创新功能作为科学城建设的首要核心任务。国家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政策引导,集聚高端科研基础设施、多元创新主体和创新服务等要素,通过基础研究串联应用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全力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汇聚地。


【长江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童金南建议:

设立“长江日” 推动全民保护长江

3月3日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做客长江日报长江访谈直播间,围绕深化长江大保护资政建言。他建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末设为“长江日”,以此发动全民都来保护长江,真正落实长江大保护。

今年,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全国政协大会。这是自1993年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别以来,全国政协界别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作为该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童金南认为,此次界别调整是顺应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展要求的应有之义,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国情民意,“应运而生、水到渠成”。设立新界别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共识的务实举措。

“我作为环境资源界别委员,首先就是考虑长江大保护的工作。”作为连任委员,童金南今年提交的提案仍然离不开长江大保护。他说,长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流域覆盖11个省市,人口多,密度大,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密度达到500人/平方千米以上,远超世界其他大河流域。国家提出长江大保护不仅关乎广大流域区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而且对于世界大河流域人类主导的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根据我校一批师生、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的多年观察,发现近年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尤其是‘长江保护法’的出台,更是有力地保护了长江生态环境。”但同时童金南也发现,广大公众保护长江的意识还不够强。“没有广大公众的参与,没有公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离开广大公众对长江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监督和抵制,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双赢’的目标难以实现。所以,长江大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将公众的目光集中到长江大保护上,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怎么调动全民保护长江自觉性和积极性?这对长江经济带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形成这份高质量的提案带到全国两会上,童金南发动师生团队力量,多方走访、调查研究、搜集意见建议,还找来全国十二届政协委员、同校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长安促膝长谈,商讨提案建议。

“我建议国家为长江设立一个专门的节日——‘长江日’。”他提出,设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末,因为此时一般是长江汛期后的低水位,既有利于长江垃圾清理和对汛期形成的坡岸自然景观科普,又是秋高气爽的户外活动好时节。

“长江日”的活动内容也接地气。有关于长江的科学知识、长江与中华民族关系、长江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长江的环境现状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科普宣传,还有动员流域沿江广大群众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比如可以组织沿江群众到江边进行垃圾清理,开展河、湖清淤活动,并且在每年的“长江日”发布《长江生态环境现状年度报告书》,做得好的点赞,做得不好的也要提出来进行批评指正,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清晰的方向。

童金南希望通过“长江日”活动,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共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

加强生态环境危机基础研究和支撑平台建设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准备了《关于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危机应对新发展格局的提案》《关于加大对湖北地质灾害防治支持力度的提案》《关于设立公众“长江日”深化长江大保护的提案》等,提案内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长江流域一体化保护等重要问题。

在《关于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危机应对新发展格局的提案》中,童金南指出,我国已经从求生存迈向求生态的发展格局。我国不断推进各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然而生态环境危机的应对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其中存在对生态环境危机的认识不足,常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危机应对混淆,以及缺乏生态环境危机的应对策略两方面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童金南建议,加强生态环境危机事件的基础研究。一是借鉴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强度和不同类型的生物多样性破坏与生态环境危机事件的自然发生-恢复过程的研究,启迪当代和未来“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危机应对的新发展格局”。二是加强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检测、预警与保护相关的基础研究。

同时,还应加强生态环境危机研究的支撑平台建设。加强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平台的布局和支持,为应对生态环境危机提供科学素材、新技术新方法,建立生态环境危机预警和应对的中国方案。

在《关于加大对湖北地质灾害防治支持力度的提案》中,童金南指出了目前特定环境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的问题。湖北全省80%区域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省份,长江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和鄂西中低山区是全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在全国范围内既有特殊性,也有参照防治的代表性。

目前中央和省级资金投入只能解决较为紧迫的问题,社会力量参与程度较低,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大支持力度。

对此,童金南建议国家财政继续加大对湖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在推进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隐患综合遥感识别、精细化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建议自然资源部、科技部等上级部门加大对湖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支持和技术指导,设立专项科技支持计划,组织和吸引专家对湖北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精细化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将湖北作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试点和样板。

在《关于设立公众“长江日”深化长江大保护的提案》中,童金南表示,国家提出长江大保护不仅关乎广大流域区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而且对于世界大河流域人类主导的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示范作用。长江流域是一个人地复杂的巨系统,长江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着眼于全流域的一体化保护,既需要法律、行政、科技等多手段共同发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能力。

童金南建议国家为长江设立一个专门的节日——“长江日”。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变革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节约环保影响巨大,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设立“长江日”,旨在通过一个有组织的活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保护长江母亲河健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长江日”活动,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共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丁华锋教授

【新闻联播】

新时代新章程新伟业——代表议员议国是

踔厉奋发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中国新闻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丁华锋建议:

校企联动化解大学生就业“痛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在于结构性矛盾这个供需‘痛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为化解“痛点”开出“药方”——建立高校企业联动机制。

在丁华锋看来,供需矛盾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毕业生求职期望与市场实际需求的矛盾、高校毕业生专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校企合作存在“堵点”等方面。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丁华锋建议,从制度层面规划,由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有关方面专家,共同组成毕业生就业创业培养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行业发展、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建设与高校布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

“要推动高校实现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丁华锋呼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一些行业特色明显的部门,可率先同相关院校开展试点,深入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探索;结合地区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设置新专业、改造旧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丁华锋建议,在新工科或其他实践课程多的专业,建立“双元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联合培养学生。比如,实行校企学分互认“双元制”,聘用企业专家担任新工科应用类专业教师,文化理论课教师来自学院,由企业设立项目任务,对参与完成的学生给予校企认定的学分认证,并颁发指定证书。

他还呼吁,组建以行业产业为主导、龙头企业牵头的校企联盟,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同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对校企联盟和“双元制”校企合作机制进行监管,保障大学生权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丁华锋建议:

多举措引导大学生创业者回乡“创业”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提到,农业农村蕴含巨大的创造活力和发展潜力,在乡村振兴中,当代青年大有可为,建议多举措引导创业优秀学子回乡“创业”。

据他观察,乡村青年人才流失,农村经济发展动力缺乏。一方面,乡村青年人才素质不高。此外,“能人”长期扎根难。乡村青年人才政策支持不够。虽然现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青年人才的政策,但在土地流转、信贷融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力度较小,对农村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另一方面,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需要改变。丁华锋提到,许多学子寒窗苦读是为跳出农门,脱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不了解现在农业已逐步走上依靠技术和管理的“知识经济”发展阶段,成为了一个既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也能够取得较高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的行业。

他建议,多举措引导创业优秀学子回乡“创业”。通过赛事活动引导,整合“创青春”、挑战杯等传统优势赛事,举办青年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发掘储备优质项目;推动常态化举办赛事活动,扶持创业大赛优秀学子创业项目落地。

此外,还要做到政策清单吸引。着力破解青年在乡村创业中最急需的项目、资金、政策、平台等难题,从加强育人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培训、科技成果转化、减税降费、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此外,给予返乡创业学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深入挖掘乡村好青年、返乡创业青年典型事迹。

他还建议,要建立“能人”信息库。以村为单位摸排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和在外成功人士等,建立村级“能人”信息库。建立“能人”流动发展长效机制。聚焦“能人效应”,建立人才发展长效机制,鼓励“能人”进村级班子,着力培养造就一支爱农民、爱农村、懂农业的“三农”工作队伍。还要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上为部分媒体报道,王焰新、童金南、丁华锋三位代表委员参会建言和履职感受,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华网、凤凰网、中青网、香港商报、南方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矿业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科技日报、九派新闻等媒体关注报道。





版权所有:武汉中地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